第174章 正是如此(2 / 2)

冒牌刑官 沐轶 2636 字 4个月前

陆铭沉吟道:“抛屍的人是把死者拖过来的。由此证明抛屍者可能只有一个人,并且这人的力气不是很大。否则他可以把人扛在肩上过来,从这件衣服来看,祝春娘的身材并不高,身体偏瘦,应该不到一百斤。如果对一个如此瘦弱的女人,却不能把她扛在肩上走到坑边的话,说明这个人的力量小,也许同样是个女人,也许是一个身材瘦弱的男人。”

说到这,他重新把目光落在了死者衣衫和裙子上,最后目光落在了死者的绣花鞋上。

他拿起鞋翻来覆去瞧了瞧,这只鞋已经很小了。他将那绣花鞋举起来道:“这双鞋子很小,头是尖的。死者应该缠足了的,对吧?”

纳兰骨点头:“没错,这不稀奇啊。”

陆铭道:“据我所知,农村的妇女一般是不缠脚的,说明这祝春娘可能是来自城里,而不是村里。你们之前寻找屍源的方向是错的,她应该是县城,甚至是京城里的人,才会从小缠脚。因为她不需要做繁重的体力劳动,甚至也不需要走很远的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

纳兰骨眼睛顿时亮了,说道:“对呀,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这样一来,我们寻找屍源的方向又可以缩小了至少一半。也就是说我们只需要寻找今年夏天托媒的人中叫祝春娘的,可能是来自於京城或者周边的县城的大户人家的闺女。曾经缠过脚,咱们就可以避开广大的乡村,这样一下就减掉了至少一半的工作。太好了!”

陆铭微笑瞧了她一眼,扭头对洪捕头道:“咱们现在去现场看看。虽然已经时过境迁,现场估计不会留下什么有用的痕迹了,但是到现场走一走,可能会有些新的感触。到了之后,你们就可以开展调查了。”

洪捕头马上答应,带上相应证物,一行人骑马出城。来到了十里之外的现场。

经过半年的日晒雨淋,早已面目全非。夏天的时候这里还是芳草青青,而现在草都已经枯萎,并且东一团西一团的堆着残雪,就像癞头似的。

洪捕头指了指发现屍体的方位。陆铭目测了一下距离,大概不到一百步。由於夏天这一带长满了荒草,那坑又比较深,所以站在路边是看不见坑底屍体的。

这一带没有人家,是一片荒坡,也就没有人从这路过,也就没有人能够发现死者的屍体了。

陆铭沿着直线边走边回头瞧,他发现这一段靠近路边的都长着荒草,还比较高。但是靠到屍体旁边时,枯草比较矮,来到坑边时就没有了。

陆铭比对了现场示意图,确认了当时拖痕的位置。仔细查看,拖痕几乎已经辨认不出来了,因为半年的日晒雨淋。

坑不算太大,铺满了残雪,枯草顽强地伸出残雪之上随风摇摆。

陆铭四周张望,沿着来的路仔细查看路上的情况慢慢往回走,一直走到了官道之上,站在道路上四下瞧了瞧。又指着地面说道:“这条官道维护得不错嘛,挺平整的。”

洪捕头说道:“是呀,这是一条主要的干道。每天的车水马龙多着呢,所以维护的比较好。特别是一些当官的要出巡,就要经过这条路,太烂了,屁股颠的身痛会抱怨。这一抱怨,工部的人就有忙活的,赶紧过来修补,保养得还不错。”

陆铭说道:“祝春娘的屍体是在义庄吧?我们去看看。”

纳兰骨道:“有必要去吗?那屍体到现在应该都已经烂成白骨了,没啥看的啊。”

“就算是白骨,也有可能留下痕迹。而且白骨上的痕迹更不会轻易损毁,可以给咱们提供重要的线索。”

纳兰骨点头,嘴角带着微笑欣喜地瞧着他:“你总有道理说服我。那走吧。”

他们返回京城,径直来到了义庄。

一排排凉棚下停放着一排排的棺材,上面有存放者的相关信息。

他们很快找到了祝春娘的棺材。

棺材的正前方有白纸条,上面书写的有棺材安葬人的名字,存放的时间等信息。负责看护义庄的老头领着陆铭他们很快便找到了那张写着祝春娘信息的棺材。

仵作撬开了棺材盖,一床白色的床单下面是人形的屍体。

陆铭上前小心的揭开了盖着的床单,马上就愣住了。回头望向纳兰骨。纳兰骨觉得他神情有异,马上也凑过来往棺材里一瞧,不由啊的轻呼了一声。

却原来,棺材里是一具中年男屍,身穿官袍,头戴乌纱帽,但是乌纱帽已经变形了,死者半个头颅也变形,被人用钝器打碎了头,抹去脸上血污,还能辨别相貌。屍体因为天寒地冻,还没有高度腐败,只是微微有些发臭了。

这朝廷官员的屍首,从头部多处钝器创来看,显然属於他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