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第183章(1 / 2)

八零之发家养娃 络缤 5362 字 4个月前

陆夏只当没看到这位前公公,陆夏至的记忆里对这个前公公是非常惧怕的。

虽然他很少说什么,可在家里非常的威严,而且越发有领导架子。

一开始陆夏至还以为这个公公是比较公正的,毕竟是个当领导的,不会跟刘秀梅一样无理取闹。

有时候他还为自己说话,训斥刘秀梅太过刻薄。

可相处久了,陆夏至发现这个人并没有表现得那么好,很多事明明就是他的主意,却让刘秀梅说出来,自己在那当理中客。

陆夏没兴趣应付这样的人,可高永进却主动跟陆夏打招呼。

由于两人站在县政府办公楼,时不时有人路过,陆夏被叫了也不好当作听不见。

高永进拦在陆夏面前,表情一如既往地严肃。

“有空带孩子回家看看,带孩子认认亲。”

陆夏挑眉,心中有些意外,又觉得对方会这么说并不稀奇。

高永进可比他的妻子老婆厉害得多,典型唯利是图的人。

各种小手段不少,才会让高家这么富裕。

虽然当初陆夏至一直被瞒着,可一直生活在一起,很多事还是被她知道了。

高家很早就已经是万元户了,积蓄不少。

可按照高永进和高天佑的工资和奖金,平常花销又大,是不能有这么多钱的。

至于钱是从哪里来,就很耐人寻味了。

如今她的事业做得这么大,他想沾过来也不是不可能。

陆夏没理会他,绕过他的身边直接走了。

别的事,她还可以礼貌地回应一下,关于孩子的事,那可就拉倒吧。

得亏她跑到了省城,否则同在一个地方生活,谁知道对方会干出什么恶心事。

她又不可能一直将陆满满拴在身边,总会遇到这家人的。

下了楼之后,陆海霞愤愤不平。

“要不是这里是县政府,我刚才就直接揍他一顿了。”

以前不想要孙女,这几年也从来没有来看过一眼。

现在看陆夏发达了,倒是想要贴过来了,想屁吃呢

陆夏脸色也不好看,谁敢打她孩子主意,她真的不知道自己会做出什么样的事。

“姐,他们不会想抢孩子吧”

陆夏摇摇头“他们还要孙子呢。”

“那就行,否则被这牛皮膏药黏上,就算能撕掉也怪恶心人的。”

高永进看陆夏如此不给面子,望着陆夏的背影,脸色阴沉。

“什么东西”

可当他准备进入县长办公室时,脸上立刻堆起了笑容,比任何时候都要温和。

随着第一家企业宣告破产,全国陆续有撑不下去的企业宣告破产。

很多人开始清醒过来,铁饭碗现在已经不是砸不烂的了,要是厂子不好,自己也会失业,并不能管一辈子。

工人们都担忧不已,小商贩也越来越多。

没有了工作,想要养活自己,就得另外找法子。

“夏总,咱们摊位现在都已经出租出去了,还有不少人报名排队,都想等着有空位置,也想过来租摊位。”

丁丹雪给陆夏汇报情况,现在五一路美食街已经成为省城最有名的美食聚集地。

地方不大,可东西却不少,花样还非常多。

由于陆夏的限制,摊位不会同质化,大家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制作各种美食。

不会因为什么好卖,就一窝蜂去卖那些,导致互相竞争。

若是供不应求,陆夏不会做限定,若是市场并不大,就设置门槛,想要制作同类型的美食可以,却有一定代价。

想要挣钱,就得好好做,否则肯定会亏了。

“按照之前的合约,以前租户到期的,可以优先申请。”

陆夏的租金依然不算高,让商贩有足够的盈利空间,不要因为成本过高,不得不用便宜却差的食材进行烹饪。

这里越有人气,对于陆家名下的几家店铺也是有利的。

“合约到期的,都已经过来续约了。很多人跟我们反应,咱们的摊位太少了,希望能增加一些,他们想要租赁。”

在陆夏这里摆摊,看似因为要出租金,好似成本会增加。

可要是在外头得不到保障,大家都愿意来这里交钱求庇护。

这边的人气还旺,哪怕竞争对手多,也同样是有赚头的。

很多食客也喜欢来这里,不仅食物美味,品种繁多,还非常的有安全感。

在一些大排档吃东西,有时候遇到喝醉的在那闹事,可能平白被人揍一顿。

在五一路美食街却不同,有专门的人保卫着,谁都不敢胡来。

陆夏摇摇头“现在已经非常挤了,如果再多增加摊位,不管是摆摊的还是消费者,都会感觉不舒服。”

每天晚上美食街都人山人海,现在摊位都已经有些超标了,没法再增加。

丁丹雪很是遗憾“这些申请人中,还有几位是残疾人,或是家里有残疾人需要照顾的。”

陆夏微微皱眉,虽然遗憾却也没有法子。

地方就那么大,没法再扩展了。

除非将这一片地方都给买下来,否则美食街也只能发展到这个地步。

说起买地,陆夏给孟红光打了个电话,询问毛巾厂的情况。

孟红光虽然现在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厂里,可也经常回省城,对省城的情况也非常的了解。

“我正想给您打电话呢,毛巾厂估计不行了,欠了很多外债,工人们的工资也欠了一年多,而且从三年前起,工资都是发不全的。现在已经难以为继,估摸着很快也要宣告破产了。”

陆夏并不意外,毛巾厂一直拆东墙补西墙,没找到一条发展道路。

没有钱购买新机器,也就没法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毛巾。

他们厂子的毛巾,现在连村里人都不稀罕买了,同样的价格能买到更好的。

现在布票已经没有了,市场完全靠自己去把握,让他们行走得非常艰难。

再者,有一部分人已经无心在厂里混了,看到进入陆夏厂子的人,现在日子过得这么好,心越发浮动起来。

很多人都办了停薪留职,想出去闯闯看自己能不能挣到钱。

“你让你家人帮忙盯着,要是开始清算资产,我想把这片地方全都买下来。”

孟红光答应下来。

过了几天,孟红光给陆夏打电话。

“夏总,毛巾厂那边你得找人盯着。”

“怎么了”

“现在大家都知道那片地方被带动起来了,要是能买下肯定不会吃亏。很多人都当这是一块肥肉呢,都想要吞下它。”

陆夏抿了抿唇,“行,我知道了。”

“夏总,你要是能找到人,最好提前介入,否则的话很可能就被悄悄低价处理了。”

陆夏一听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这段时间国企资产重组等,养肥了不少蛀虫。

原本价值百万的资产,可以打骨折十万出售,甚至更少,然后从中获利。

而工人们只能拿到微薄的补偿,生活难以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