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第 86 章(1 / 2)

珍馐娇娘 鹊上心头 7748 字 4个月前

太子殿下说这话时虽面上带笑, 邓愈父子却越趴越低,几乎整个人跪伏在地。

邓愈低声道“臣不敢。”

邓旻言本就浑身湿透,即便裹着披风, 此刻也是冷得瑟瑟发抖。

明明他才是当事人,可在太子殿下面前, 却没有他说话的份。

李锦昶冷笑“在孤看来, 你可没什么不敢的。”

这话就诛心了。

邓愈跪得几乎不敢抬头, 他姿态很低, 几乎是恳求说道“殿下, 犬子确实不配郡主,实在高攀不起。臣心中甚是惶恐,唯恐辱没郡主尊荣。”

李锦昶脸上骤雨稍霁“孤以为这桩婚事得宜, 爱卿不必多虑。”

李锦昶的目光缓缓落到邓旻言身上,言辞越发和蔼恳切。

“再说,这说不定还是美事一桩。爱卿,你且问一问令郎,是否愿意迎娶章宜郡主,成就美满良缘”

邓愈怎么能问

若是邓旻言不喜章宜郡主,今日就不会站出来救郡主, 他心里很清楚, 这一救不是单纯救人性命,也是为了救他自己的念想。

邓愈叹了口气,知道事已至此, 已无可更改。

今日这一场御花园游园, 人人都不动声色, 落了套的却是他邓家。

从刚刚座位变更他就应该知道, 太子的目光早就落到了九城兵马司。

邓愈正待回禀, 却听边上一道女音兀自开口“殿下,嫣儿尚且年幼,过早订婚恐她害怕。”

说话之人便是寿宁公主。

她此刻根本不顾宫中嬷嬷阻拦,还是硬回到池畔边“殿下,邓公子青年俊才,未来定能成匡扶朝政之能臣,同邓大人一般无二,如此人中龙凤,还是勿要过早订婚。”

李锦昶看着寿宁公主,寿宁公主也看他。

这一对天家兄妹,从来都是亲近和睦的,却不知从何时起,一波又一波的争端从两人之间弥漫,过去的和睦如同昙花一现,阳光一照,瞬间烟消云散。

姚珍珠站在李宿身边,看着昂首定立的寿宁公主,这一刻她才意识到,这位总是柔弱温和的天家贵女,并非愚蠢之辈。

她做的每一件事都有自己的目的。

以前她跟太子李锦昶和睦,大抵是因为两人利益一致,现在呢

姚珍珠不自觉看向李宿,李宿感受到她的目光,低头看了看他。

他目光深邃,仿如深潭,把姚珍珠的目光吸了进去。

李宿左手一动,寻到了姚珍珠的手,然后便紧紧握在手心里。

“莫怕,”李宿低声道,“此事已同我们无关。”

他虽如此说,手却没有放开,一直牢牢握着姚珍珠的手,把她护在身边。

姚珍珠只觉得热意从手心上涌,似乎顷刻便能直达心房。

十指连心,原来便是这个意思。

就在姚珍珠出神时,李锦昶依旧沉着脸同寿宁公主对视,寿宁公主昂首挺胸,目光炯炯。

“殿下,章宜虽是一介女流,但女流又如何不过是一场落水救人,邓公子行善积德,救人于水火,又哪里非需一场姻缘累赘”

李锦昶“寿宁”

寿宁公主垂下眼眸,不再看向李锦昶。

“当年高祖皇帝开国时,红缨长公主以一介女流持红缨枪先锋开路,率领一众红缨军拼杀疆场,她们为大褚抛洒热血时,又有何人说她们一介女流”

“一个女人被一个男人所救,就一定要嫁给他刚刚章宜情况那么危急,众人顾忌这些规矩体统,眼睁睁看着她下沉,又岂非君子所为”

众人皆未想到,丧夫的寿宁公主看似柔弱可怜,一张嘴却能要人命。

这一句不仅把李锦昶骂了进去,甚至骂了在场所有人。

她还是那个满盛京都无人敢惹的肆意天家女。

是啊,他们不就是眼睁睁看着章宜郡主沉沉浮浮,没有搭救。

李锦昶的脸色已经难看至极。

今日发生的所有事似乎都脱离了他的掌控,让他进来顺风顺水的日子蒙上一层阴影。

尤其是今日。

这一日原本应该是他最意气风发时,三请三辞多么荣耀,古往今来,又有多少帝王能有这样的机缘。

这一切他都拥有了,过程是好的,结果也是好的,可最终却都乱了套。

章宜为何会落水温溪辞为何会有定国公遗书而寿宁为何又要当众质疑他

这里面桩桩件件,都令李锦昶背后生寒。

但李锦昶当了这么多年太子,大事小情皆已能临危不乱,寿宁公主今日突然如此强势,话里话外都是对这门亲事不满意。

她不同意章宜郡主嫁给邓旻言。

此事事发突然,李锦昶未同寿宁公主商量,直接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邓家作为联姻人选,若寿宁公主不赞同,倒也不用非要一定选择邓家。

李锦昶心中略松,面上也一片和蔼“寿宁说得对,章宜如今年幼,尚且还算是孩童,既是孩童便不用如何遵循男女大防。今日邓侍卫勇救人命,勇气可嘉,孤定会予以重赏,以示表彰。”

“邓爱卿、邓侍卫快快请起,”李锦昶亲自扶了邓愈起身,“不过邓侍卫实在是龙章凤姿,孤实在喜欢,他日若还有机缘,再另行婚配也不迟。”

这便就松了口,邓愈起身的时候,脸上也没那么难看,神情渐渐缓和下来。

寿宁公主满意了,邓愈满意了,就连李锦昶也不算很失望。

在场所有人,唯一沮丧难过的便是邓旻言。

他不过十八九的年纪,正是少年慕艾时,对于美貌绝伦的章宜郡主,自是倾心的。

否则不可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鼓起勇气下水救人。

可这一救,却没有换来锦绣良缘。

邓旻言失魂落魄站在岸边,直到被父亲拉了一下,才匆忙对李锦昶行礼“谢殿下恩典。”

李锦昶摆手,对众人道“好了,大戏还未唱完,诸位爱卿尽情观赏。”

如此说着,他便领着邓愈等朝臣回到了主位。

岸边的勋贵大臣们便一哄而散,陆续离开。

虽说戏还未唱完,但经过刚那一场变故,众人也无心看戏,就这么百无聊赖地硬看了半个时辰的折子戏,宫宴才算结束。

待宫宴结束,李宿便领着姚珍珠回了毓庆宫。

姚珍珠看李宿面色沉沉,眉头紧皱,知道他今日心情定很不愉快,忙道“殿下,晚上想用些什么时候还来得及,我给殿下做一顿生日宴席吧。”

李宿没什么胃口,只让她不用忙“小厨房应都准备好,你且别忙,歇息片刻便来用膳就是。”

李宿眉头紧皱,从御花园回毓庆宫,维持的淡然平和面容也都消失不见,此刻的他全无生辰日的高兴和开怀。

今日发生的事,桩桩件件好似都针对他。

姚珍珠见他实在不愉,便也没再多言,福了福便退了下去。

待她走了,李宿捂住疼痛不已的胃,直接靠坐在贵妃榻上。

贺天来隐约知道他为何会如此,此刻心疼得不行,低声道“殿下,吃些药吧”

李宿深吸口气,额头也冒了汗“无妨,今日并非是胃痛。”

他这胃痛,并非因胃里生病,也非饥饿难耐,而是心因。

今日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叫他觉得恶心。

贺天来给他煮了一碗桂花蜂蜜露,让他温温胃,然后才道“殿下若是在难受,还是要请周太医。”

这是李宿的老毛病,好多年都未好,本来姚良媛来了毓庆宫后李宿的这个毛病已经好了大半,谁知今日再度犯病。

他难受,贺天来也焦急。

李宿见他也跟着白了脸,勉强喝了一碗桂花露“好些了,你不用太过担忧。”

他断不会叫太医,贺天来也只得小心伺候。

一晃就到了晚膳时分,小厨房这边菜都齐了,姚珍珠还未到。

李宿这会儿略缓和过来,问贝有福“姚良媛呢”

贝有福便道“刚小主去了小厨房,应当给殿下准备了菜肴,殿下且略等一等。”

李宿怕她今日累,也知道她有些吓着,便不想让她再辛苦,谁知姚珍珠还是去了小厨房。

被人关心的日子,虽然来得迟,却更让人觉得幸福而满足。

李宿眉头略松,眉目间略有些笑意“也就是她,忙了一天也不知道累。”

话虽如此,李宿还是把目光放到了今日的膳桌上。

今日是他的生辰,小厨房可谓是费尽心思,做了这段时间他最爱吃的几道菜,还跟姚珍珠特地学了锅包肉和糖醋鲤鱼,侍弄了一大桌子精致菜肴。

李宿瞧了瞧,觉得这一桌子大抵姚珍珠也爱吃,这才松开紧皱的眉头。

说话的工夫,姚珍珠姗姗来迟。

她身后的喜桂捧着一个大托盘,小心翼翼进了前殿。

姚珍珠已经换下那一身隆重的大礼服,换了一身也很喜庆的水红腊梅缠枝袄裙,头上一对红宝流苏摇摇欲坠,衬得她明眸皓齿,明艳动人。

她一进来,便遥遥一拜“臣妾恭贺殿下双十生辰,祝殿下前程锦绣,身体康泰,心想事成。”

李宿两步上前,亲自把她扶了起来。

“如何这般多礼。”李宿顺势牵起她的手,领着她来到膳桌边坐下。

从谷底回来之后,两个人一起用饭,李宿右手边的位置永远都是姚珍珠。

即便回宫也没有更改。

姚珍珠坐在他身边,示意喜桂上菜。

“殿下生辰,臣妾也不知要送殿下什么,唯能做的就是一碗长寿面,给殿下添福增寿。”

喜桂呈上寿面,掀开罩子,热气腾腾的面香便扑鼻而来。

姚珍珠做的这一碗长寿面没有做名贵的添头,她只用高汤调底,配了香菇和油菜,清清淡淡,很是漂亮。

“这面是臣妾亲手擀的,这一碗就是一整根,殿下若是胃口好便都吃下,吉利。”

考虑到李宿的胃口,姚珍珠没做太多,但这一整根一碗面的心意,却弥足珍贵。

在这一片热气腾腾里,李宿眼底微热,他深吸口气,声音略有些嘶哑“好,多谢珍珠。”

姚珍珠在他身边看着他笑。

李宿扭头看她,感叹一声“幸而有你。”

幸而有你还在我身边,陪我度过这毓庆宫中的日日夜夜。

陪我度过这慢慢长河。

这一碗热乎乎的长寿面,把李宿胃里的寒气都驱散出去,让他整个人都安逸下来。

李宿几乎没动桌上的菜,只盯着那一碗面吃。

姚珍珠中午在宴席上没怎么吃太好,这会儿倒是胃口大开,吃得颇为尽兴。

看李宿吃完面开始慢条斯理喝汤,姚珍珠才道“我瞧着殿下今日在宴席上没用什么,可是饿得胃里难受了”

李宿轻轻嗯了一声“席面没什么好吃的。”

姚珍珠就道“以后咱们早起多吃些,省得中午用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