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4梁8柱(中)(2 / 2)

极品乡村生活 名窑 2191 字 4个月前

不过这些还是不行的, 用小半碗豆子倒进葫芦里使劲摇晃, 这个东西可以使得下面葫芦干瓤子打碎了, 几次下来, 里边葫芦种子, 瓤子大半清理干净了。还需要细细的打磨一次啊, 灌半瓶水, 有人加一下石子, 不过李峰怕石子弄破葫芦壁, 用小豆子代替, 效果虽然不如石子好, 不过多摇晃几次而已。李峰开始用了小半个小时候, 后边慢慢熟悉, 速度快了许多, 张兰花生煮出香味, 李峰差不多完成了。这些葫芦用泉水去除苦味, 不用几次灌水, 雕麻烦。泉水的就是好啊, 李峰装了点井水试了试, 没啥味道了。差不多好了, 比起别人来可是节省不少时间经历啊。李峰试了试不漏水, 自己不想着做啥么防渗漏事情, 那个太麻烦, 自己不用来装酒用最简单方法处理一下, 只要不漏水即可, 外边的用山核桃油摸一下差不多了, 看着亮堂好看不少, 李峰赶紧用牛皮袋子绑好, 这么对腰上一挂, 还有真酒葫芦味道, 虽然几个孩子装水玩了。

"葫芦做好了吧, 小宝, 我帮你在小锅里煮了糯米粥。”将糯米慢火煮成黏度很高的稀粥, 满葫芦, 加盖密封后, 放到阳光不能直晒, 通风较好的地方晾晒一周左右。

然后倒出稀粥, 待葫芦晾干后, 再依照上面方法, 如此循换做两次。这样做出的酒葫芦, 不仅酒不外渗, 而且里面装上白酒的话, 时间久了, 酒水既有淡淡的葫芦清香, 又有浓浓的糯米芳香。当然李峰本不想这么费事的, 这么一来, 费力费时间, 做起来一个来月, 自己可没这么多空啊。不过自己老妈已经做好糯米粥了, 不能浪费不是。李峰灌了三葫芦糯米稀, 李峰随手放在一边通风地方, 剩下三个绑好牛皮带子小葫芦放在一边。

"妈, 这几个葫芦你和爸说一声。”李峰老爸会制作酒葫芦, 不然不会对两个小酒壶这么喜爱, 人家做的真的很好, 样子, 外形, 两只葫芦选择无一处不是好的。李峰挺佩服这样老艺人的呢, 民间多奇人, 说起来真正艺人民间如今真不多了, 不如城里艺人多啊。民间多半是生活所迫, 真正静心心来的艺人已经没有多少了。

"知道了, 对了, 宝宝他们怎么还没回来你去村里看看, 别玩的忘了时间啊。”张兰花生已经做好了, 作料包包, 煮好的花生, 香味十足呢。李峰抓了一小把, 吃着挺香, 新花生怎么做怎么好吃啊。

"嗯, 我去看看, 说不定宝宝玩上瘾了, 忘了回来, 看我不打小屁股, 这丫头嘴上说着好好, 玩一会就回来。”李宝宝这丫头小嘴皮绝对是杠杠的, 李峰小时候比起来可是差多了啊。李峰好几天没回来了, 村里一如既往没啥变化[ 天珠变 ], 这点和城里不同, 你一年半载不回家回来没啥变化[ 天珠变 ], 城里可不成了, 说不定这边修了路, 那边建了房, 这一个面目全非。

"小宝, 回来了, 怎么样, 听说你捉的大甲鱼相一次亲两万, 你小子可是发财啊。”五婶子正在河湾子洗衣服, 不时用棒槌在石板上打几下。李峰家里虽然有洗衣机, 可是自己老妈有时候还是愿意用着古老法子洗衣服的。

"呵呵, 这都是运气, 人家找这么一次呢, 下次人家可不会再找了, 五叔在山上呢吧。”"可不是, 这几天李家口子老头子闹腾的人仰马翻的, 这是你五叔他们气的没法子, 小宝你去说道说道, 你可是我们村里秀才, 我看老太公说啥, 我们村子出的钱, 管他啥事真是。 ”五叔在山上做活, 一天小一百块, 这时候地里没有活, 真是农闲很, 大家都想着赚俩油盐钱。这么一闹腾, 这钱怎么算啊, 你说说, 慢悠悠, 算下来一天不过五十来块钱。村里妇女早就闹了, 可是大老爷们说了算, 这些人除了在家里, 聚在一起嚼舌根一点法子都没有。李家岗这么一片, 女人不当家, 前些年还有女人不上桌, 不上席的习俗呢。这两年好点了, 不过啥事, 还是男人们商量, 女人至多吹吹耳边风。

"是啊, 大伯水泥钢材沙子啥的都准备好了, 这会换成这么的老法子, 木材这么些真是不好弄啊, 真是有够闹腾的。”李峰嘴上说着, 心里只能叹口气, 这个老太公说话了, 任谁插话也不对啊, 二爷都说不上话, 别说自己, 老太公能听自己的, 这个李峰可是一点不敢保证啊。这事, 闹腾去吧, 自己过两天去首都, 自己三竿子打不着自己招惹啥是非啊。"你看, 忘了, 五婶子, 你看家我家那几个孩子跑哪里玩去了, 这几个小鬼头, 说着玩一会回家, 一个来小时了, 还没个人影呢。”

"呵呵, 你家三个孩子跟着二孩他们玩去了, 二孩他们几个弄个了四轮板车去大路上玩去了。你去看看。”三婶子说着四轮板车, 李峰小时候经常玩, 这玩意可还是挺危险的。这几个孩子, 铁定是宝宝看着稀奇, 滚铁环不玩了, 跑去撵着四轮板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