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4 章(1 / 2)

第174章

沈美云对于赵春兰说的,倒是不存在走后门,而是告诉她,养殖场这边要考核的东西。

养鸡,养兔,养猪,能吃苦耐劳,这一点公告上写的也有。

而沈美云告诉她的,则是平日里面养殖的一些技巧,这一点就可以让赵春兰有足够的优势去竞争。

等赵春兰走了以后。

沈美云揉了揉眉心,季长峥就走过来给她按肩膀,“不是说不参与吗”

就是为了怕熟人过来走后门,她这才把公告交给了司务长去贴。

沈美云叹口气,她眼里难得带着几分茫然,“我在想,我是不是把人性想的太简单了,我说了不参与,所以当甩手掌柜,但是当春兰嫂子过来的时候,我却没忍住,告诉了她技巧。”

“你知道我说这话的时候,脑子想的是什么吗”不等季长峥回答,沈美云便说了,“我想的全部都是春兰嫂子,往日帮衬我的情况。”

所以,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有七情六欲,有喜好有偏爱有亲疏远近。

想要完全避免这点,沈美云觉得真的很难。

季长峥给她按完肩膀,便又捏了捏脊,他声音很平稳,“随你心去做事情就够了,做完了就不要去想,不然老是容易陷在情绪里面难以自拔。”

沈美云嗯了一声,“别人来见我,我都不见了。”

她怕心软。

季长峥点了点头,“我帮你全推了。”

果然,在接下来三天,要来找沈美云的,全部都被季长峥给推了。

其他人也没法子找。

倒是第四天的时候,厂房大体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些细节了。

而厂里面招纳的人员也到位了。

最后上了两个人,里面没有赵春兰,这倒是让沈美云意外了下,赵春兰像是知道沈美云的疑惑。

她叹口气,“玉兰五月份的预产期。”她掰着指头算,“现在三月初了,满打满算不到两个月了。”

“玉兰从结婚到怀孕,都是瞒着我娘家人的,所以她坐月子,大概率也是我照顾。”

她若是去上班了,玉兰这边就没人照顾了。

实在是走不开。

赵玉兰跟着点了点头,她笑容苦涩,“我婆婆这边也过不来,她要上班,老温这边也要上班走不开。”

“实在是没法子,只能耽误我姐了。”

而且,她内心里面其实不太想让婆婆过来照顾她,毕竟,除了刚结婚的时候见了一面,后面就在也没相处过。

生孩子这种大事,她不太想让婆婆过来经手。

反倒是姐姐来照顾,她反而还心安一些。

赵春兰也跟着点了点头,“她婆婆来,我也不放心,我怕玉兰和她婆婆干起来。”

“想了想,还是我来照顾吧,女人坐月子是一辈子的事情,耽误不得了。”

工作的话,反正她也十

几年没上班了,在延迟个一年半载也没关系。

沈美云不干预别人做的决定。

你把窍门和秋梅嫂子说了

赵春兰摇摇头,“哪能呢沈秋梅她爱人就是司务长,一直负责养殖场的,有司务长在,哪里轮得到我来班门弄斧。”

“美云,你放心吧,我谁都没说。”

她也没去竞聘上,所以,其实白忙活了一场呢。

沈美云嗯了一声,“那只能在等等了。”她想了想,“等后期若是养殖场发展起来,可能这次招聘的两个人还不够用,后期还可能在继续招聘。”

一听到这话,赵春兰眼睛顿时一亮,“那我等下一次。”

沈美云点点头,转头看了下赵玉兰的肚子,“现在才七个月,怎么就这么大了”

赵玉兰摇摇头,“我去找秦大夫听过,他说我是那种典型的大肚子,而且我也长的胖,可能是肉长的多。”

她这一个肚子,倒是比别人双胞胎还大。

“会不会可能怀了两个”

沈美云问了一下。

赵玉兰呆了下,“不会吧我去听过,说是只有一个。”

沈美云摸了下她肚子,提了个醒,“反正你平日里面注意一些,一定要小心。”

赵玉兰点了点头。

沈美云告别了两人后,直接去了养殖场,这一次竞选沈秋梅和李霞竞选上了。

前者沈美云是很熟悉的。

倒是后者李霞,沈美云没和她大交道过,虽然都是在家属院住着的,但是家属院嫂子太多了。

李霞就是属于那种,沈美云混个脸熟,见面了能互相点点头,但是实际上却没接触太多。

沈美云一过来,李大河就喊她们两人过去,“沈厂长来了。”

这话喊的,不止是沈美云愣了,饶是,沈秋梅和李霞也跟着愣了。

她们平日在家属院,都是习惯喊了美云,来这里突然要喊沈厂长,她们有些不习惯。

沈美云看了下李大河,李大河很认真道,“司务长说了,无规矩不成方圆,他让我们以后都喊沈厂长,不要喊嫂子,也不要喊名字了。”

这是单位。

沈秋梅和李霞对视了一眼,沈秋梅率先道,“那成吧,入乡随俗,以后在厂里面我们都喊你沈厂长,但是出了厂子,在家属院或者是其他地方,我们就还按照平日的交情。”

沈美云觉得可行,她便点了点头,“怎么样都熟悉了吗”

“大河刚带我们都去看了,还成。”

沈美云,“头一个星期先上手,后面慢慢的就熟能生巧了。”

沈秋梅和李霞嗳了一声,“美云,你可要多教我们一些。”

沈美云失笑,“在平日养殖护理这方面,我还不如大河做的好,你们可以先和大河学一段时间,我这边的话”

她想了想,“我记录的是数据,然后根据数据来判

断公猪,母猪产仔的产后护理,以及小猪崽子的生长记录。”

她也没瞒着,直接把自己的记录本递过去,你们和大河学完后,便可以跟着我学这个。

本作者似伊提醒您美人妈相亲后带我躺赢七零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这记录本一递过去,沈秋梅和李霞接过来,打开一看,密密麻麻的字和数据。

每一日都记录的清清楚楚。

看到这,沈秋梅和李霞顿时头皮一麻,“还要学这个啊”

对于她们来说,这比喂猪,喂鸡,喂兔子,打扫猪圈的卫生可难多了。

沈美云想了想,“是要学,但是不强迫。”

“只能说,多学点东西,总归是好的。”

李霞头皮发麻,“我不识字。”

这要是让她去从头到尾的学,这不比杀猪还难。

沈美云听到这话有些诧异,李霞坦然道,“我家是内蒙草原的,我在家养过牛羊,还养过鸡和兔子。”

“最多的时候一次养了一百多头牛羊。”

对于她来说,这些都是一样的。

沈美云竖起大拇指,“真厉害。”

难怪李霞能够竞聘进来,原来这是有底子的啊。

“我只会养这些家畜,但是让我记录这些玩意,我肯定不行。”

李霞叹口气,“我吃不了文化饭,这个我从一开始就知道。”

若是能,她也不会是文盲了。

看来她是没戏了,沈美云转头去看沈秋梅,沈秋梅顿时摆手,“别看我,我也不行,我就读了小学三年级。”

她翻看着沈美云记录的数据,从头到尾过了一遍,“别说我小学三年级了,美云,就你写的这些东西,你去问问咱们驻队初三毕业,或者说读过中专和高中的,他们能不能做下来。”

“我觉得很难。”

因为沈美云的这一套数据,太过细致了,不识字是一方面,就算是识字了,也没这个耐心。

沈美云倒是不勉强,“那你们先跟着大河做吧。”

“我手里的这块东西,也不急。”

李大河听到这话,他难得抿着唇笑了笑,“沈厂长,你这套东西拿到部队去,没几个人愿意学,他们宁愿来扫一天猪圈,打一天猪草,都不愿意做你手里的这套活。”

扫猪圈,打猪草这是明面上的体力活,看着累,但是做完了会很舒服,累了就倒头睡。

但是沈美云手里的这个记录本不行,每天纪录繁杂的数据,若是记错一点,到了月底对不上号,那真是急的睡不着觉。

之前李大河也想过,他每天做这么多活,但是沈美云每天就一个小时弄完。

他还想着,把沈美云那一套也学过来,学了一个星期后,李大河宁愿去做体力活,也不愿意去记录数据。

太麻烦了。

每次记录一笔数据下去,他会反复的核对,生怕自己记录错了,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还会反复的去想。

然后一宿睡觉做梦都是

数据做错了,对不上号,在梦里面还被领导追着批评。

别提多难受了。

就那一个星期后,李大河果断还是选择他的体力活,体力活虽然累,但是脑子不累啊。

对于他这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来说,做这种简单不动脑子的货,简直太舒服了。

所以,李大河果断放弃了学沈美云手里的那一套工作。

那真不是普通人能坐下来的。

“沈厂长”一位小战士进来了,“司务长说,那边的鸡苗出来了。”

沈美云嗳了一声,“就来。”

“你们先跟着大河学吧,我出去一趟。”

沈秋梅点点头,“这里交给我们,你放心。”

沈美云出去后,就注意到还有五六个人,在另外一边搭建厂房,厂房的主体已经做好了。

现在就差上石棉瓦了。

沈美云看了一眼,便收回目光,“司务长他们在哪里了”

问的是那个小战士。

“现在在食堂。”

沈美云嗯了一声,先去了一趟食堂的后厨,司务长和黄韵达都在。

他们面前放着一个小纸箱子。

里面传来一阵叽叽喳喳的叫声。

“美云,你来了。”

司务长喊了一声,沈美云点了点头,“鸡苗都来了”在看到那小箱子的鸡苗时,她顿时愣了下,“只有这么多吗”

司务长,“这里只有五十只。”

黄韵达跟着解释,“天太冷了,小鸡仔不好孵,我娘那也不多,五十只基本都在这里了。”

“如果还要多的,我可以让我娘继续孵,不过要多少,部队给个数。”

沈美云想了下,“我可以去看下吗”

黄韵达迟疑了下,“算了,都是自己人,我带你去看下。”

沈美云,“真是麻烦了。”

黄韵达是漠河本地人,而且还是附近的,当时炊事班招人的时候,他第一个报名进来,当时他报上名后。

家里还放了三挂鞭炮,对于当地的人家来说,孩子能入伍当兵,那是极为荣耀的事情。

黄韵达家住的离这边不远。

沈美云他们出了部队后,走了十几分钟便到了地方。

他家里就一个娘老子,今年有七十多了,但是瞧着却是精神抖擞,“韵达,你回来了”

老远听到动静,老太太就迈着小脚,很快的跑了出来。

黄韵达搀扶着她,“娘,我带着我战友他们过来买点鸡苗。”

黄老太一听,顿时笑了起来,“那可是欢迎他们。”

“你很少带战友回来啊。”

黄韵达有些尴尬地搓搓手,他没说话,但是老太太却懂,家里太破了,儿子觉得不好意思往回领人。

人家家里都起了新房子,红转瓦房别提多气派了,就他们家还是土胚房。

想到这里,黄老太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但是依然朝着沈美云他们寒暄道,“家里有些破,大家别嫌弃啊。”

沈美云接过老太太的手搀扶着,“您这说的什么话,这年头谁家不破”

“我家还在半山腰上住呢,还不如您家的路程方便。”

这话说的,黄老太顿时喜眯了眼睛,“是啊,我们家虽然破点,但是却胜在位置好,离大路,还有供销社都很近。”

“那这就是好地方了。”

等黄老太进屋后,司务长落在后面,朝着沈美云道,“美云,你家不是在北京吗”

怎么她说,在半山腰上住

沈美云,“我舅舅家啊,我爸妈都在那住,不就是在半山腰上”

“这也行”

司务长摇摇头,“你这一张嘴真厉害,把人家老太太哄的都找不着北了。”

沈美云,“那你上”

司务长顿时不吭气了,跟着沈美云老实的进屋去。

黄老太能这个温度孵小鸡,那是因为专门有个土坯屋子,那屋子内一直烧着炭火,一进去能明显感觉到,屋内的温度比外面高一大截。

沈美云身上的棉袄都穿不住了。

“里面温度高,若是热了,可以把棉衣脱了。”

沈美云嗯了一声,就见到老太太走到炕旁边,打开了上面的厚厚的芦花被,下面就放着整整齐齐的一排鸡蛋。

沈美云眼皮子一跳,去摸了下那个炕,“您把炕烧热了”

黄老太点了点头,“不烧热没办法,这个季节的母鸡不爱孵蛋,我只能自己孵了。”

不然他们家也不会一年四季卖鸡苗了。

“女同志,你是我家韵达带回来的,我也就没把你们当外人,所以这才带你们一起进来了。”

“你们看完了,可别把我这技术说出去了。”

她全凭这个技术,养活一家人的。

沈美云嗯了一声,“自然。”她摸了摸炕,“这温度您控制在多少”

黄老太哪里知道,她想了想,“我每次孵鸡蛋的时候,我就把手放在上面,我自己摸着是温的就行,不能烫手,若是烫手就把鸡蛋给孵熟了,就这种半温的温度,基本上三天就能出一场鸡苗。”

这是把自己的诀窍都说给沈美云了。

“这些都是受精的鸡蛋”

黄老太一听这话,顿时笑开了花,“你这孩子说的,若是没受精的鸡蛋,也不能孵的出来不是”

沈美云倒是有几分不好意思,她看着那被子底下的鸡蛋,转移了话题,“这一批有多少个”

“三十多个,受精的鸡蛋都在这里了。”

“多久能出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