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岚桥看了一眼陆铭,说道:“这个药方实际上最主要还是陆公子的药起了作用,民女的并没有起到作用。所以要赏赐应该赏赐陆公子就可以了。”
没等陆铭说话,景泰帝摆手说道:“你们俩都要赏。第一个要先赏你,因为你为主,陆铭为辅,你们俩都要赏赐。”
徐岚桥赶紧摆手说道:“皇上,不是民女不想领赏,实际上主要是陆公子调整的方子起了作用。之前民女的方子基本上没有变动,后来是加上了陆公子的方子之后才产生的作用。所以陆公子是立了首功的,要赏赐还是先赏赐陆公子吧!”
陆铭则微笑说道:“是你挑头的,当然要先赏赐你。”
景泰帝更是高兴,对徐岚桥说道:“没错,陆公子说的有道理,先赏赐你。说吧!”
既然话都说到这程度,徐岚桥也就不客气了。事实上这之前她就跟陆铭说起过父亲的事情,想借着这个机会把父亲调回京城。
於是徐岚桥便说道:“民女不需要什么赏赐,但如果万岁爷一定要赏赐的话,能否把民女的父亲徐珵从山东调回京城来做官。民女和母亲都很想念父亲,他身体不好,想在身边相互有个照顾,”
听到这话,景泰帝点点头说道,:“难得你一片孝心,既然这样,朕答应了。虽然朕很不想见你爹,他是个贪生怕死的软骨头,而且只会四处招摇整天想着往上爬。这种人朕原本是想让他一辈子呆在别的地方,但你既然提了,加上去年治理黄河他还是立了些功的,朕也都知道。所以便把他调回来吧。”
“不过翰林院侍讲他就不要做了,朕可不想把太子交给他来管。你觉得把他放在什么地方合适呢?你想让他当什么官话?不过这话说到前头,他只能平调,也就是说他过来最多只能恢复他原来的正五品,不能提升,这已经是对他的赏赐了。”
徐岚桥心想,父亲在京城得罪了不少人,尤其是皇上。因此最好是能有一个好的顶头上司能够照顾他,於是心头略一盘算,便说道:“如果能把家父放到都察院,那是最好不过的。他一直想到督察院去做点事。”
景泰帝愣了一下,说道:“你爹太过圆滑,而都察院是容易得罪人的地方,要敢於直言,不怕得罪人才适合。说实话,你爹不适合搞,都察院的监察御史,你真想让他去吗?他在那儿不一定过得好啊!”
陆铭则听到徐岚桥这话之后,立刻就明白他的用意了。因为都察院现在是叶知秋在掌管,叶知秋已经当到了副都御史,而且都察院没有都御史,由他代行都御史一职,他说了算。叶知秋又是自己的发小,不看僧面看佛面,自己一定会帮他在叶知秋面前说好话,叶秋也就会照顾好她爹的。
这应该是徐岚桥心中的想法。果然徐岚桥望向了他,眼神中带着恳切,希望他能帮忙说说话。
陆铭说道,:“徐大人其实非常善於处理人际关系。都察院太多的刺头未必是好事,还是需要一些人来灵活处理一些关系的。所以徐大人在都察院或许能够发挥他自己的作用。”
景泰帝听了之后,点点头说道:“你说的有道理。既然如此,那好,朕就把他调整到都察院,从监察御史开始做吧。”
监察御史是相当於判官,可以有不同的级别。当然五品已经算比较高的级别,却还是一个监察御史的话,的确有些不大常见了。景泰帝金口玉言,做出的决定也就不能轻易更改了。
虽然这个官职不怎么样,比徐珵之前翰林苑侍讲差远了。但好歹回到京城,徐岚桥的老爹徐珵而女儿的信中甚至说只要能回来,哪怕当个小官都愿意。因为他有信心,凭借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和人际关系,重新东山再起并非没有可能。而且在京城为官,比别的地方滋润多了,获得的机会也大多了。
景泰帝确定了徐岚桥的父亲的提拔,对徐岚桥又说道:“这只是对你爹的赏赐,你要什么还没说呢?”
“皇上能把家父从山东调回京城,就已经是对民女的最大封赏了。再不敢要其他的。”
景泰帝说道:“这样好了,朕给你个承诺,将来你嫁了人,不管嫁给谁,朕都封你为五品夫人。当然,如果你嫁的高过五品,那就以他的品性来给你册封。你如果嫁给一个平民,朕就封他个官。然后也是封你为五品夫人,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