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铭说道:“你能不能想办法先让他苏醒过来?”
刘太医挠头说:“我试试看,用针灸。”
说着,他从药箱中取出了银针刺入了叶知秋的头部和身上几处穴道,并进行撵动。随后又到了一些很刺激的粉末放在叶知秋的鼻子前面,用来提神醒脑,又取了一枚醒脑丸泡在水里化开,撬开腮帮子给叶知秋灌了进去。可是都没有用,叶知秋一直持续昏迷不醒。
这时金英来了,问道:“怎么样了?皇上很惦记叶大人的病情。”
“不清楚他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昏迷?我怀疑是外伤。但是刘太医说头部的这一小点青肿还不至於导致他昏迷不醒,因为伤势不是很严重。可是刘太医自己又找不到导致昏迷的原因。”
金英沉吟片刻,说道:“放在这不是办法,刘太医一个人如果没有主意,就多叫几个人。赶紧将叶大人送到太医院去,让太医们都来瞧瞧。大家集思广益进行会诊,最终找到解决办法。皇上说了,务必要将叶大人治好。”
说着,把陆铭拉到一边,说道:“皇上还特别交代,叶大人绝对不能出事,皇上需要他来帮皇上出谋划策,同时继续教导太子。皇上说了,他对太子的从严教导,让皇上很放心。”
“如果太子被那些只负责讲道理,却管不住太子的人来教导,而没有一个严厉的老师的话,太子是难以成才的。需要叶大人这样的严师才能出高徒,所以他千万不能出事,不管什么原因,一定要想尽办法把他治好。”
陆铭拱手说道:“我何曾不是这样想的?他是我的发小,我怎么可能坐视不理呢?可是我不擅长医术,而太医也束手无策的话,那就麻烦了。得找到权威的人才行。”
接着有太监已经找来了一架轿子,把叶知秋抱起来放在车顶之上。几个太医用手提着教帘,一路抬着他往太医院走。
陆铭和纳兰骨跟在后面,到了太医院,太医院的院判新提拔了一位姓王的太医,这位王太医却是空降过来的。虽然本身医术还算可以,但是按照水平,还绝对够不上太医的资格。可是王太医有一个让他足以担任这个职位的原因,那就是他是韩贵妃的表兄。
韩贵妃现在已经提拔为韩皇后了,在得到提拔之前,王太医还没有到太医院来,而是到上药局负责管药。韩贵妃成为皇后之后,立刻把他的溜须拍马的功夫发挥到了极致。所以很快从韩皇后那里得到了好处,提拔为太医院的院判。
如今刚上任没几天,正准备树立威信的时候,他面临了一个非常枣手的问题。刚刚提拔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叶知秋在上朝出来更衣时,忽然昏迷不醒,原因不明,派去了太医,一脸沮丧的回来。
而陪同叶知秋来的还有锦衣卫指挥同知以及免死金牌的得主,享誉了整个京城的神探坊坊主陆铭,这两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三大巨头同时出现在太医院,使得王太医简直感到了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这些还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昏迷不醒的叶知秋就躺在太医院的小床上,几个太医为此诊断了好半天,居然得出了各不相同的结论。结果几个太医都站了起来,而王太医自己却没有任何有说服力的诊断结论。
因为他的医术本来就没有权威性,眼看着陆铭和纳兰骨眉头紧锁,很是不满的盯着他。他更是慌乱不已,一迭声的吩咐太医们赶紧的想办法,先把人救醒。
陆铭说道:“没错,先把人救醒才是最要紧的,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你们先不要讨论他的病因是什么,谁有办法把他救醒就按照谁的办法来?”
可是这几个太医一听这话,便都不说话了,让他们开几味药调理身体,他们没有任何异议。绝对能开出四平八稳的药方来,而且还能详细解释清楚,可是真要动真格的把人弄醒,他们才发现这对他们来说,其实比八股科举考试还要难。
最终在王太医的一迭声催促之下,几个太医於是各施展手段。有的用针灸,有的用推拿,有的往鼻子里吹药粉,还有的往嘴里灌汤药。七手八脚折腾了将近一个时辰,叶知秋依旧昏迷不醒。而且陆铭摸了他脉搏之后发现,脉搏跳动比先前更加紊乱,陆铭心头一下沉甸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