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衡之后,陆铭决定尽力说服於谦相信自己,但绝不能暴露吴小丫。人家好意的提醒了自己,把这个重要消息泄露了,自己却把她说出去了,那太不仁义了。
所以陆铭摇摇头:“抱歉,我只能说这个消息绝对可靠。但至於怎么来的,我无法相告,为了保证传递消息者的安全。”
於谦点点头,把手放在膝盖上撑着瘦弱的身子,对陆铭说道:“调兵遣将可不是儿戏,若公子不能透露消息来源,我恐怕没办法相信公子所说。”
陆铭点点头,道:“於大人,京城的精锐兵马都已经在土木堡一战中损失殆尽,京城除了少量羽林卫之外,已经基本上没有兵卒可以防守,这一点大家都有目共睹。”
“如果一旦蒙古大军来袭,只怕城里会顿时乱成一锅粥。百姓可不管别的,会举家南逃的。这一点大人还是尽早做出方案为好,不管我的消息是不是对的,应对方案作出总没有坏事。另外我觉得有句话还是要提醒一下大人。我告诉大人的消息,恐怕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於谦浓眉皱到了一起,捋着胡须,沉思不语。
陆铭接着说道:“反正京城已经没有可用之兵,冲早是要从京城百姓中招兵买马。并从各地抽调民壮,征集民夫紧急编入军队,赶来京城增加防守兵力,这是冲早要做的事。我不知道为什么朝廷现在还没开始做这件事?也许要做的事太多,但是既然有了这个消息,为何不早一点做?非要拖下去呢?”
於谦勉强笑了笑:“征兵可不是你说的那么简单的事情……”
“真因为征兵不简单,更要提早启动啊。早一点安排下去,早一点做准备。即便我说的消息是假的,相信对我大明也没有什么实际损害吧?但如果我说的是真的,蒙古大军真的突袭京城,於大人已经提前防御,那你可就救了全京城的百姓了。”
“这个……”於谦一脸阴霾,眉毛都快拧在一起了,却冲疑不语。
陆铭耸了耸肩,能说的都说了,他站起身,拱手道:“看来,於大人已经打定主意,一旦蒙古大军突袭京城,就带着皇帝卷铺盖南迁逃跑,学南宋抛弃半壁江山,到江南苟且偷安去了。罢了,‘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告辞!”
拱了拱手,对目瞪口呆的於谦瞧也不瞧一眼,大踏步走出了花厅。
陆铭回到了自己家,来到了阁楼地下室。
叶知秋躺在床上看书。见陆铭脸色阴沉,忙问怎么了?
陆铭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双手撑着双膝,沉声道:“我得到了确凿的消息,蒙古大军很快会挥师南下,直逼京城。所以咱们得尽早商议怎么办。”
叶知秋大吃了一惊,脸都白了:“我大明精锐已经悉数战死土木堡,若是蒙古大军攻来怎么办?无军队可以防守啊。——对了,不慌,咱们不是有居庸关等边塞天险吗?”
“通往大明的路又不是居庸关这一条,蒙古骑兵行动迅捷,可以快速绕过咱们的边塞天险,直接杀来京城。京城根本没有什么可以用於防守的兵士啊。那时候,蒙古大军就是屠刀,我们京城百姓就是挨宰的羔羊!”
叶知秋紧张的手指在发抖,蒙古大军生性残暴,破城屠城的事情太常见了。预测到这样的结果,如何不紧张。他惶恐的望向陆铭:“你呢?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办?”
陆铭说道:“我已经把这件事告诉了兵部尚书於谦於大人,但是他因为不能确定我的消息是否可靠,所以,目前还没有做决断。我想先观察一下看看,如果他不采纳了我的意见,近几天都没什么动静,那京城就完了,咱们就离开,不能替他们的愚蠢殉葬。”
“但是,如果於谦大人积极应对,决心死守京城,抗击蒙古大军,那我们就留下,我会尽绵薄之力。我自幼习武,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上阵杀敌,建功立业,不负好男儿一腔热血!”
叶知秋热血沸腾,频频点头:“好!可惜我手无缚鸡之力,现在又瘫痪了,不能上阵杀敌。但是,如果你决定留下,我也跟着你留下!咱们兄弟生死在一起!”
陆铭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只要我还活着,就不会让你和你家人有任何危险!”
陆铭从地下室出来,准备去神探坊看看情况。
走在路上,他听到有人远远的敲锣。有些奇怪,停下来听了听,却原来是兵部的兵士沿街的叫着:“朝廷招兵,想吃粮的赶紧去兵部报名,当兵吃粮保家卫国。凡是男丁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都可以报名。超过这个岁数,只要身强力壮还能拿得起刀枪拉得开弓的,也可以收。”